茅台能否借助瑞幸之名,掌握私域力量,拉近与年轻市场的距离?
茅台与瑞幸的联名,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引起兴趣。茅台(600519)正在积极数字化转型、主动拉近与年轻市场的距离,但这场成功的种草背后,茅台为何没能将转化做得更好呢?我们可以从DTC、私域和AIPL人群模型等视角来探讨。茅台的DTC(直面消费者)战略已经取得很大成功,但茅台还没有掌握私域的力量。而茅台在推出“茅瑞联名”时,只是单纯地种草,但并没有考虑如何加深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。茅台需要更好地利用品牌力,做出新产线,并以用户为驱动做新的产品定位,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年轻人仰慕“茅台”品牌,不代表“拥抱白酒”。自选股写手点评:
在投资历史上,有一个关于茅台的轶事:1999年,茅台酒公司在香港上市,当时中国内地股市还没有开放,因此茅台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酒类企业。这一举动不仅带给茅台更多的资本,也让茅台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。
除此之外,茅台还曾经历过一次质量危机。2002年,茅台酒被曝光存在超标的甲醛问题,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担忧和抵制。茅台随后采取了积极的措施,加大了质量监管力度,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回收和销毁,最终成功挽回了消费者的信任。
茅台的成功也离不开其品牌的塑造。茅台酒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,就被定位为高端白酒代表。在改革开放后,茅台酒开始进入国际市场,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。茅台在塑造品牌形象方面做得非常成功,其品牌溢价效应也非常明显。和讯自选股写手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,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,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,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。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原创性,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。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3183984895@qq.com